储能竞争“驱逐良币”?中天储能缪永华:根源在产能过剩 仅控成本难以立足|高端会客厅 全球看点

作为新能源赛道中的核心产业之一,储能赛道快速扩张。这背后,投产成本偏高、规模效益不佳、低价化趋势显著等难题日渐显现并备受各界关注。


(相关资料图)

近日,中天储能董事长缪永华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储能产业市场规模翻倍增长是事实,储能企业主体增多、规模扩张,竞争加剧也是必然趋势,企业发展不应当只关注成本这一因素。

缪永华说道,“随着产能扩张和新企业涌入,储能行业当下的确存在技术水平参差、恶性竞争导致‘驱逐良币’的市场情景,说到底是过剩所致。但长远来看,诸多应用场景考察的仍是企业技术、创新、资金、成本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及忍耐度。后续仅靠成本端的控制,或者采取一味低价竞争的措施,在竞争中难以立足。”

储能市场规模翻倍增长

在当下新能源产业中,储能赛道的发展可谓风头无两。多方统计平台数据显示,我国涉及储能产业的注册企业已超过8万家,到2025年新型储能的产业规模要突破万亿,2030年预计接近3万亿。

在近日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主办的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上,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王泽深也表示,“预计2023年中国储能市场规模有望超过15GW,2025年这个数字将达到70GW。”

缪永华向记者表示,从近年来风光大基地的招标落地来看,2023年储能行业整体市场规模有望实现翻倍增长。“具体从国内储能系统集成商出货量来看,2022年TOP10出货量门槛大概是1.5GWh,预计2023年门槛最低也将在2.5GWh以上。”缪永华说道。

市场规模的翻倍增长,并非是空穴来风。《华夏时报》记者获悉,目前多家储能企业在手订单同比大幅增长。业内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国内储能电池出货量为42GWh,增长态势显著,预计2023年工商业储能将加速爆发,海外市场也将进一步打开。

“储能作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环节之一,近年来行业涌入了很多新企业,竞争加剧下,我认为不出三年就会出现龙头企业。”缪永华说道,“从当下新能源车、工商业储能和户用储能多领域看,后续头部企业或维持在10余家左右水平。”

产能过剩或成价格战根源

记者留意到,如同诸多新能源产业一般,赛道火热场景下,储能产业也难逃“价格战”。梳理近期来储能行业招投标情况,低价现象并不罕见。根据国金证券研报,2023年4月,2小时储能系统报价区间为1.05元/Wh至1.20元/Wh,加权中标均价1.16元/Wh,较3月均价下降0.06元/Wh,环比下降4.9%。

面对环比震荡下行的中标价格,储能行业“劣币驱逐良币”的争议声愈发高涨。价格战“内卷”的底层逻辑究竟是什么?

缪永华向《华夏时报》记者分析道,所谓“驱逐良币”的现象,根源还要追溯到产能过剩。

对于产能过剩,早在2022年便有行业内研究机构指出,2023年储能锂电池,尤其是大型280Ah储能锂电池供应商进一步增加,供应商产能稳步释放,预计2023年全市场范围出现“一芯难求”现象概率不大,下游系统集成商的电芯采购压力有望稳步下降。产能快速释放也为2023年带来储能锂电池产能过剩风险。

记者也了解到,目前储能行业新涌入企业规模较大,绝大多数企业当下都面临价格战和成本的双重压力,一味的价格“内卷”,在业内人士看来,已对部分优质资源或是企业造成了不必要的困扰。

成本不应成为储能核心关注点

要知道,按照经济学发展规律,产能过剩后,将进入企业梯队划分和优胜劣汰的阶段。面对产能过剩、商业化程度不足、技术创新待提升等问题,万亿蓝海之下,储能企业乃至行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亟待解决。

“竞争之下,需要关注储能技术的成本投入,探索降低成本的渠道,但成本并不是竞争的全部和焦点。”缪永华向记者说道。

缪永华分析认为,储能行业的规模化和经济化不是靠价格持续低价实现的。而是要等原材料价格稳定和工商业储能达到商业化后,储能商业化才会迎来起步,至于共享储能和独立储能的商业化,可能还需要进一步政策放开等多因素。

在缪永华看来,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储能发展仍要关注储能技术的转换效率,寻找提升转换效率的方法,更要关注在同质化竞争过程中,如何寻求差异突破和产品创新。

缪永华向《华夏时报》记者强调道,后续储能的发展方向,应更多向提高电压等级、提高液冷技术等方向发力。面对成本、价格压力,企业更要明白忍耐度是价格战中的关键,综合能力是立足行业的关键。

此外,就业内颇为关注的“强制配储”问题,缪永华也告诉记者,“强制配储”的问题并不能一刀切看待。“此前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时,也遭受了诸多的声音,但按照目前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在乘用车市场的渗透率已超过25%。”缪永华说道,“风光资源的大范围配储目前是具备条件的,但配储的出发点更多要考虑企业经济性和商业性,给予一定的探索和发展空间,例如在短时储能或中长时储能的配置比例上进一步探讨,比例控制在8%至10%,尽可能保障储能的最大工作效率和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