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热门:数字赋能 让学生心理更阳光

■本期关注:数字赋能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


(相关资料图)

编者按

日前,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明确提出规范心理健康监测、完善心理预警干预。数字时代,如何发挥智能技术优势,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监测?如何科学分析、合理应用监测结果,开展预警和干预工作?本期专刊围绕“数字赋能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这一主题进行探讨。

2023年3月,在最近一次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全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测评中,预警人数占比为15%,较5年前下降了4.5%。能有这样的下降率,让更多的教师家长充满信心,护佑学生筑梦阳光未来,这完全得益于东昌府区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的构建。

“育人必先育‘心’,以数字之能解决数字时代的心理问题,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东昌府区教育和体育局局长闫淑青表示,经济并不发达的东昌府区,以“敢闯敢试、先行先试”的勇气,推出一系列创新之举,全流程、全方位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构建,该实践获得了教育部“2022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唤醒海量沉睡数据,让心理测评结果“活起来”

“2004年,我创办了聊城市第一家青少年心理咨询室,向社会公布了援助电话。”第十三届、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聊城市实验中学常务副校长窦延丽告诉记者,从开始仅有一间心理辅导室到现在设有沙盘室、放松室、宣泄室和个案辅导室等各种数字化功能用房的心理辅导中心,从最初的“一部电话”到现在的全区“数字大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生了质的改变。

“学校利用云平台的心理普测数据,能精准预测学生心理变化,让我们一线教师能及时给学生提供心理干预和针对性辅导。”窦延丽提到的云平台,是东昌府区于2019年启用的区中小学心理健康云平台。

“2019年3月,在第一次全区学生心理健康测评中,某农村小学共118名学生,预警人数就有24人。”东昌府区教科研中心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高媛介绍,依托云平台,全区开展了心理普测进校园活动,实现心理测评、心理预警、统计分析一次完成。三年来,东昌府区完成了近20万名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画像。

“有了平台,我们教师可以便捷高效地查看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心理健康状况等数据,而且通过数字化平台测评、分析,可以获得精准评估报告。”高媛一边向记者介绍平台,一边展示心理专业教师在报告基础上完成的测评状况精细化解构。“心理健康测试不同于学业水平测试,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更多的专业分析。”

东昌府区的心理普测面向全区中小学生,如何唤醒沉睡的海量数据,让每一所学校都能充分利用数据,成为东昌府区深入思考的问题。

在通过平台完成学生心理状态学情数据的常态化、即时性动态采集分析后,东昌府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对测评状况进行精细化解构,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阶梯层级细分,设立对应的工作目标和任务,细化心理辅导流程,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形成《中小学心理辅导手册》。“手册解决了基层学校心理辅导环节的专业化问题,已经成为全区在职教师最常用的工具用书之一。”东昌府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负责人邱子华说。

他还表示,心理健康教育云平台打破了学校信息壁垒,能将全区心理健康工作信息、数据——涵盖基础数据、心理科普、心理测评、心理援助及云终端等各个方面,进行智能汇总。各类信息、数据一目了然,实现了辖区范围内的高效管理。

强化数字技术运用,让心理教师队伍“强起来”

“区里要求,每学期要上8节心理健康课。第一次上课的时候,面对活泼好动的孩子们,我切实感到了‘本领恐慌’”。东昌府区水城小学兼职心理教师马速说,“这种情况下,真的倒逼我要用好云平台。”

为什么这样说?马速回忆道,有一次她需要准备一节全区公开课,但没有心理教育统一教材,定什么主题、如何引导、怎么组织教学……她把困扰自己的问题,通过平台发帖征求意见,结果其他心理健康教师纷纷出谋划策,帮了她大忙。“在云平台上,可以发起话题,也可以建立自己的社区和班级群,和其他老师沟通交流,让我这样新入职的心理健康老师学习很方便、心里很踏实。”

除此之外,东昌府区教科研中心组织8位骨干心理健康教师,根据全区学生心理测评数据中梳理出的共性问题,精心选择课程内容,编纂了《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内容指南》,并依托东昌府区智慧教育云平台提供230个课程资源,初步形成了全区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库。

“通过远程同步课堂,我们的学生可以和城区学校的学生同上心理健康教育课,同时听专家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我们的老师可以和城区学校的老师同步进行心理健康教研活动……”地处偏远的东昌府区八甲刘中心学校,2022年以来,利用同步课堂和城区学校学生同上心理健康教育课8节,收看心理健康教育讲座5次,参加线上心理健康教研活动6次,该校校长支金勇有感而发,“像我们这样的偏远农村学校,师资力量很有限,无法想象,没有信息化,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会是什么状况。”

“教育云平台+远程同步课堂”无疑成为了东昌府区提升心理教师专业能力的加速器。“我们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创新教育标准与模式,推进教学与数据、学校与区域、专业课程与育人实践的深度对接;强化‘能力本位’,重视教师心理教育高水平培养。在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过程中,心理教师要在‘课程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不同层面,推进数字赋能心理育人。”闫淑青说。

定制方案满足需求,让各主体全员“动起来”

学生的心理问题,从根本上讲,既有家庭因素,也有社会影响。东昌府区坚持学校牵头,学生、家庭、社会联动,办好让人民满意的心理健康教育。

充分发挥心理健康云平台的优势,东昌府区各学校实施心理健康监测“三个一”,即每年一次新生心理普查、每学期一次学生心理问题摸排、每月一次特别关注排查。本学期该区组织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筛查,全区178所学校16万余名学生参加,针对预警学生,该区分轻度、中度、重度三类建立了“一生一策”心理健康档案,对他们进行了“一对一”心理干预。

“‘一生一策’的心理档案,让一线教师具体实施心理干预时有了更明确的方向。”高媛介绍,目前,区域内各学校与心理专业咨询机构、医疗机构完成了对接,对中度及以上孩子进行专业辅导或治疗,“‘一对一’的定制方案不仅有效预防了学生心理问题和危机事件的发生,而且有效调动了家、校、社积极参与孩子心理健康成长,从多角度为预警的孩子撑起一片天。”

走进聊城市实验中学团体辅导室,一位学生家长正在和窦延丽一起整理教具。这位家长是学校心理辅导“家长成长动力营”的铁杆粉丝,每周二的动力营活动次次不落。

“孩子上初中后总逃课,一周只来学校两三天,是常有的事。”这位家长告诉记者,第一次参加动力营,她就意识到问题根源是她过于焦虑。通过参与动力营活动,她改变了和孩子交流的话题、沟通的方式,“现在孩子升初二了,每天高高兴兴来学校”。

这位家长的改变,在东昌府区不是个例。在新冠疫情期间,窦延丽应邀作为家庭教育讲师在线上提供心理健康疏导服务,做网络直播讲座136次,接听心理援助热线上千人次,辅导家长5000余人,疗愈转化学生2000余人。“数字技术为心理育人带来了新的机遇,也为我的工作开展提供了新动力。”目前,她主持的“窦延丽心理健康名师工作室”通过智慧教育平台名师大讲堂,上传线上支招小视频180余个,线上心理辅导个案118个,辐射受众高达60万人次。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是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数字技术集模拟心理、数据分析、信息传播、精准预测等特点于一体的优势,为东昌府区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全新思路。在数字时代,我们需要借助数字技术育人,在实践层面不断推进技术助力育人的落地生根,让学生心理更阳光。”东昌府区教育和体育局党组书记李鲁生说。

作者:本报记者 黄璐璐 通讯员 王金涛 李令涛

《中国教育报》2023年06月24日第3版 版名:信息化·智慧教育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