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门事变是李渊一生最大的失败,这次失败宣告了他政治生命的终结


(相关资料图)

玄武门之变是李渊完全没有想到的事情。他作为父亲,爱他的儿子,尤其这几个儿子在创立大唐帝国的过程中都有所表现,做出了程度不同的贡献,这样他们和李渊之间不但有父子关系,还有特殊的君臣关系,这些儿子都可以算是大唐帝国的开国元勋,所以当儿子们发生争夺皇位继承权的斗争时,李渊总是尽量排解,甚至不惜把国家一分为二。

然而他的努力完全没有用,在权力的引诱下,儿子们互不相让,终于以你死我活的拼杀来作出最后的结论。李渊不得不认真地观察他仅存的这个嫡子李世民,看把这个费尽心力夺来的江山交给他,是否会有遗憾。李渊首先看到的就是残酷的仇杀,李建成的五个儿;李元吉的五个儿子,即梁郡王李承业、渔阳王李承鸾、普安王李承奖、江夏王李承裕、义阳王李承度,全部被李世民派去的军队杀死。

这是李渊的十个孙子,但在这场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中,作为皇帝的李渊完全无法营救。李渊想更大规模的屠杀是不可避免了,他只有躲在皇宫里假装不知道。李渊在政治、军事、战略上是位很有才能的封建帝王,但是当政治斗争涉及到他的家庭成员之时,他就显得缩手缩脚了。玄武门事变是李渊一生最大的失败,这次失败宣告了他政治生命的终结。但是无论他怎样选择,他都是个失败者,只是失败的程度可能有些不同罢了。

试想,在李建成、李元吉和李世民两大阵营之间,李渊支持谁才算得上合适?都不合适。因为李建成是既定太子,而且他也并不是像史册中某些记载所说的那样荒淫、无能,相反他是个相当宽容而且也颇有才能的人,如果他当上唐朝皇帝,很难说他不会也创造出"某某之治"的政绩。而李世民,确实颇具战功和才能,他要求取得皇位继承权也有一定的理由。所以,李渊支持哪一方都不合适。

不过,从严格意义上讲,李渊是支持李建成的,即他不许李世民问鼎太子之位,但李渊的支持是有限的,即他不许李建成杀掉李世民。所以,从实际效果上说,李渊又对谁也没支持,因为他压制斗争的做法并没有解决任何矛盾,而且他也没有采取任何防止斗争激化的有效措施。但是他又能采取什么有效措施呢?真正有效的办法只能导致矛盾双方中一方的毁灭,因为历来皇位之争都是你死我活的,即使一方妥协,也不能避免灭亡的命运。

所以李渊不作什么抉择是有他迫不得已的苦衷的。或许他认为,与其自己制造悲哀,还不如让悲哀自己到来吧! :玄武门]的悲哀确实吞没了唐朝这位杰出的开国君主。但正是这些,使我们看到了唐高祖李渊那深厚的道家文化功底。他借兵突厥与推奖李密的谋略,都是基于道家的贵柔思想。他在处理李建成与李世民的矛盾时所使用的策略,就是采用了那种顺其自然的无为理念。

由此而使得这些举措都在客观上收到了最完美的结果。也正是由于受到了唐高祖那种崇尚道家文化的启迪,再加上唐太宗又对儒家文化进行了大力地弘扬,使得儒、道两家文化的优秀思想在大唐王朝的前期得到了最完美的结合。以此为动力的中华民族,在这一期间不但开创了贞观之治和大唐盛世,同时也为人类文明的升华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