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看《奥本海默》睡着了?诺兰的这些话能帮你快速“脱困”
由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基里安·墨菲、艾米莉·布朗特等主演的《奥本海默》已于8月30日在内地公映,作为今年暑期档的压轴大作,市场给予了很高的期待,诺兰本人更是第三次来到中国,为这部影片做宣传。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该片7月21日在北美地区公映后,至今已在全球市场取得了7.88亿美元的票房,在诺兰执导的所有电影中票房排名第四。观众对于该片的评价非常高,认为是诺兰所有电影中“能够排进前三”的作品。在豆瓣,该片的评分高达8.7分。甚至有观众认为,“这是一部伟大的作品。”
但三个小时的片长,对于广大观众来说也是不小的考验,毕竟《奥本海默》是一部人物传记电影,它跟诺兰以前执导的《盗梦空间》《星际穿越》等动作和科幻电影相比,吸引力要差些。甚至有网友们反映,自己在看片的过程中居然“睡着了”。
《奥本海默》可谓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传记片,片中出场的人物众多,光是挂名的演员就有70多人。影片的主题也非常宏大,再加上影片涉及到量子物理学的众多概念,要想看懂,可能得二刷三刷。
好在诺兰在采访中对于影片的创作过程进行了不遗余力的宣传,如果能够在看片前对这些不涉及剧透的内容有所了解,一定能增加看片过程的顺畅度,帮助观众迅速“脱困”。
❖
创作缘起
该片改编自凯·伯德和马丁·舍温荣获普利策奖的书籍《奥本海默传——美国“原子弹之父”的胜利与悲剧》。诺兰说,自己一直以来都在寻找最高风险等级题材的电影,这类故事中的人物常常面临世界随时毁灭的的危险,故事由此展开。
演员罗伯特·帕丁森在诺兰上一部电影《信条》杀青后,送给他一本《奥本海默演讲集》,诺兰很快被吸引了。“我感到书中有一种天然的戏剧性。”他认为,原子弹的发明引发了对人类生存最本质的担忧和矛盾,这激发了他的创作欲望。后来他又读了《奥本海默传》,书里更富有戏剧性的细节击中了他,尤其是渺小个体和庞大全球政治格局的抗争对比关系。他决定要拍出这部电影。
❖
奥本海默复杂的个性
诺兰说:“奥本海默的故事比我遇到过的任何虚构人物都更复杂。”
诺兰在读《奥本海默传》时,发现了奥本海默性格里的“不确定性”,这表现在他前后矛盾的观点、深藏不露的政治信仰、模糊的做事动机以及我行我素的生活态度上。“就像小说里的主人公那样态度暧昧、难以捉摸。”
比如奥本海默曾经因为对导师不满而准备毒死他,也曾傲慢地认为爱因斯坦的理论已经“过时”了;在婚姻中,他更是放荡不羁,在妻子怀孕期间,依然跟情人过夜。
但在原子弹的研发阶段,奥本海默却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组织能力,他跟马特·达蒙饰演的“曼哈顿计划”负责人、美国中将莱斯利·格罗夫斯相处得非常融洽,两个性格都古怪的人产生了奇妙的化学作用,配合默契,可算是片中“最温暖”的时刻。
现实中奥本海默跟爱因斯坦在一起
诺兰认为,奥本海默的人生故事最吸引自己的一点就是充满了戏剧性。他开创了原子时代,使得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拥有了“自我毁灭的能力”,而且这种能力永远不会消失。“无论愿意与否,我们都生活在奥本海默开创的世界里。”
❖
伦理困境和第一视角
“奥本海默的故事是一个伟大的故事,”诺兰说道。“它充满了悖论和伦理困境,这正是我一直感兴趣的题材。”
本片试图帮助观众理解片中人物做出这些行为的原因,同时也在询问他们是否应该做出这些行为。而电影作为一种叙事媒介,能够将观众置于主观体验中,让他们像角色一样评判事物,同时也以更客观的方式看待这些角色。“在不同的时刻,我们尝试深入奥本海默的内心世界,带领观众走进他的情感之旅。这是本片所面临的挑战:讲述一个人参与了一系列极具破坏性的事件,但却出于正确的原因,同时以他的视角来进行叙述。”诺兰说。
诺兰决定通过奥本海默的视角来展示片中的场景,这些场景都以彩色画面呈现,他还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创作了剧本,这在剧本写作中是一种不寻常的选择,并且偶尔会穿插一些引人入胜、超现实的影像,用以象征性地表达奥本海默的内心世界。
而以美国前原子能委员会主席路易斯·斯特劳斯为中心的场景则以黑白画面呈现。诺兰对于在剧本中采用第一人称写作的非传统选择时表示:“这是一种奇怪的做法。但这样做能够清楚地告诉阅读剧本的人们,我们作为观众将与奥本海默同行。我们将站在他的视角,进入他的内心,与他一同体验一切。”
❖
普罗米修斯
影片一开始在银幕上就打出了一段话:普罗米修斯从太阳神阿波罗那里盗取了火种送给人类,给人类带来光明,但他自己却被绑在高加索山,每日接受惩罚。
诺兰将奥本海默比喻成了普罗米修斯,认为这个神话故事的隐喻与电影中的故事十分吻合。“奥本海默拿着一把钥匙打开并释放了这股无比巨大的力量,他成为了英雄,拯救了世界,但与此同时,他也受到了审判与惩罚,这是他身上无法避免的悲剧性。”
影片最惊艳的部分当属最后的三分之一,这是诺兰将该片称作“政治惊悚片”的主要原因,也是故事最贴近“普罗米修斯精神”的部分。
小罗伯特·唐尼饰演的美国前原子能委员会主席路易斯·斯特劳斯因为跟奥本海默的“个人恩怨”,策划了专门针对他的个人听证会,主要“罪证”就是他和身边人跟“美共”的关系,以及是否将原子弹的秘密透露给了苏联等。在这个部分,奥本海默的内心世界才陆陆续续展现出来。这是科学和政治之间的较量,也是影片贯穿始终的一条副线。
❖
《薄伽梵歌》中的一句话
诺兰的多部电影中都喜欢引用文学名著中的佳句,《奥本海默》也不例外。在片中,当他目睹原子弹试爆成功的瞬间,眼神中出现了难以描述的情绪,这时银幕上出现了《薄伽梵歌》中的一句话,“现在我成了死神,世界的毁灭者”。
诺兰解释,现实中,奥本海默当时是否真的想起这句话其实有争议,但他年轻时的确读过这本书,在此后更是被这本书中的哲学思想所影响。这也让诺兰在创作时坚持认为,当奥本海默看到爆炸成功时,将这段话浮现在他的脑海中是合适的,“这是他的一种宗教式的宣言。”
❖
跟基里安·墨菲第六次合作
为了找到饰演奥本海默的演员,克里斯托弗·诺兰选择了曾在他的五部电影(《蝙蝠侠》三部曲、《盗梦空间》、《敦刻尔克》)中露过面、但却从未担任过主演的基里安·墨菲。诺兰回忆,“我第一次与他合作时,他还是个新人,但他的非凡才华显而易见,我们在个人生活、工作和创作上都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因此,我一直期待着与基里安再次合作的机会。”
基里安·墨菲说,他第一次与诺兰见面是为了试镜《蝙蝠侠:侠影之谜》中的布鲁斯·韦恩一角,最终这个角色被克里斯蒂安·贝尔获得。“但这次会面让我有机会饰演了蝙蝠侠的对手角色‘稻草人’,那是一段非凡的工作经历。自那以后,我一直相信,只要克里斯托弗·诺兰请我出演任何片子,无论角色大小,我都会义无反顾。我没想到他会给我打电话邀请我扮演奥本海默,但他确实那么做了。我挂断电话后,就愣愣地坐在那里。我感到非常幸运。然后我们便开始投入工作。”
墨菲向著名物理学家基普·索恩请教,以获得对物理学专业以及裂变概念的深入了解。但最后他发现,花费六个月的时间来试图彻底理解这些概念显然是徒劳的。“我所做的是尽可能把握其中的概念,然后从中挖掘人性的要素,这对于我们的电影来说至关重要。这个故事在主题上十分宏大,但却以非常贴近人性的方式来讲述。它并非一堂枯燥的历史课,也不是教条式的说教,更不是告诉人们‘你必须从中学到什么’。但毫无疑问,人们可以从中找到相似之处,并以令人警醒的方式反思当今世界的现状。”
❖
“可怕的可能性”
诺兰拍摄《奥本海默》的最大刺激点源自“曼哈顿计划”科学家们在追寻核裂变的秘密以制造热核弹的过程中所感受到的恐惧,奥本海默称之为“可怕的可能性”。
“在‘三位一体’核试验前夕,奥本海默和他的团队面临着一个微小的可能性:当他们按下按钮引爆第一颗原子弹时,有可能点燃大气并毁灭整个地球,”诺兰感叹,“尽管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接近于零,但没有数学或理论基础可以完全排除它。然而,他们还是毅然按下了按钮。这是人类历史上的非凡时刻。我希望将观众带入那个房间,亲身体验那次对话,并亲眼见证按钮被按下的那一刻。”
END
关键词: